全國民航29日起執行2023/2024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
175家國內外航空公司計劃每周安排客貨運航班11.7萬班
《中國民航報》、中國民航網 記者潘瑾瑜 報道:10月27日,2023/2024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在民航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布。全國民航將于2023年10月29日至2024年3月30日執行2023/2024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,目前航班換季工作已準備就緒。新航季共有175家國內外航空公司計劃每周安排客貨運航班11.7萬班,從換季航班計劃情況來看,民航運輸生產呈現恢復穩健、競爭有序的良好局面。

民航局運輸司司長梁楠(記者汪洋拍攝)
民航局運輸司司長梁楠介紹,國內航線航班方面,51家國內航空公司計劃每周安排國內(不含港澳臺地區)航班96651班,同比2022/2023年冬春航季增長1.55%,比2019/2020年冬春航季增長33.95%。其中,客運航班每周94072班,同比2022/2023年冬春航季增長1.19%,比2019/2020年冬春航季增長33.17%;貨運航班每周2579班,同比2022/2023年冬春航季增長17.07%,比2019/2020年冬春航季增長70.34%。在新開辟航線方面,39家航空公司在新開的國內516條獨飛航線上每周共安排7202個航班運營,主要包括湘西、阿克蘇、和田、哈密、喀什、贛州、鄂州等支線機場與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成都、深圳、昆明等樞紐機場間的干支銜接航線和支線航線。
港澳臺地區航線航班方面,民航局已批復34家航空公司的每周3564班客貨運航班計劃申請,其中,22家內地航空公司每周1894班,12家港澳臺航空公司每周1670班。香港航線方面,民航局已批復24家航空公司在內地45個航點與香港間的每周1764班客貨運航班計劃。澳門航線方面,民航局已批復12家航空公司在內地37個航點與澳門間的每周858班客運航班計劃。兩岸航線方面,民航局已批復22家航空公司在大陸33個航點與臺灣桃園等4個航點間的每周942班客貨運航班計劃。
國際航線航班方面,150家國內外航空公司的每周16680班航班計劃申請獲得批復,涉及68個境外國家。其中,共有116家航空公司的每周13004班客運航班計劃申請獲得批復,涉及65個境外國家;共有52家航空公司的每周3676班貨運航班計劃申請獲得批復,涉及44個境外國家。
梁楠從國內、國際航空市場兩個方面對本次換季的特點作了介紹。國內航空市場方面,民航局聚焦服務國家區域重大戰略以及鄉村振興戰略,綜合考慮安全保障能力、群眾出行需要、航司運營需求等核心要素,結合冬春季節民航運行特點,科學合理設置評審指標,分類實施客座率精準化調控措施,引導各航空公司在筑牢安全底線的基礎上,不斷優化航線航班結構,加快構建“干支通,全網聯”航空運輸網絡體系,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便利。國際航空市場方面,民航局加大內外協同,采取多項措施,支持和鼓勵中外航空公司恢復國際航班,積極提升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航班通達性,進一步便利國際經貿合作和中外人員往來。
針對媒體和社會公眾關注的國際航班恢復情況,梁楠介紹,今年以來,國際客運航班持續恢復,自8月下旬以來已穩定在疫情前的50%以上,中秋國慶假期期間單周航班量增至疫情前的56%。上周(10月16日至22日)中外航空公司共執行國際客運定期航班3875班(每個往返計為1班),恢復至疫情前的51%,共通航61個國家。其中英國、意大利、阿聯酋等22個國家的航班量已經接近或超過疫情前水平,此外較疫情前新增通航科威特和塞爾維亞2個國家。從本次換季情況看,2023/2024年冬春航季國際航線客運航班計劃量約為2019/2020年冬春航季的70.7%。
梁楠表示,“乙類乙管”以來,民航局堅決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要求,特別是認真貫徹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關于增加國際航班的任務部署,將推進國際客運航班恢復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務之一,按照“安全第一、市場主導、保障先行”的原則,制定一系列工作措施,支持航空公司將已安排的航班計劃落到實處,全力推動國際客運航班實現安全平穩有序恢復,具體包括民航局主要領導掛帥建立工作專班,務實推動解決國際增班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;組織航空公司進行動員部署和需求摸底,引導和支持各航空公司在國際航線加大運力投入,提升運營效益;提升客運航權、時刻資源的配置效率,加大航權和時刻的使用監測力度,及時按需清理虛占資源。此外,民航局積極參加相關部際工作機制,會同外交部、商務部、文旅部等單位,大力提升中外人員國際往來的便利化程度,完善航空運力供給與商務、旅游出行的供需對接,加強協同,形成合力,共同推進國際航班恢復。下階段,民航局將繼續鼓勵和支持中外航空公司積極恢復國際客運航班,完善國際航線網絡,為穩外貿穩外資工作和中外人員往來提供更好的保障。(編輯:張彤 校對:李季威 審核:程凌)